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59章 商量离家 (第3/5页)
同时出发。 第一架只套一头牛,吆喝牛的是亭民,扶梢的是游徼。 第二架犁,以双牛牵引,一套牛轭、耕索拴一头牛。使用此架犁者,不再和旧犁似的得三人配合,也为两人,亭民负责驱牛,游徼管扶梢。一边前行,游徼还教身旁的亭民怎么调节耕地深浅。通过犁梢调节,不用停犁,深耕时把犁梢往上提即可。如果长时间保持一种深度,就暂停住犁,调节犁评桓县令根据此构件外形起的名,跟后世一样。 “这牛明显省力啊。”贾妪呢喃着,眼睛都看直了。 再看第三架犁,四头牛在牵引,关键干活的仍是俩人!这趟土沟不但犁土深,速度太快了,没多会儿就把另两架犁甩远。 王翁提醒妻:“看,这种犁稳当,扶梢都不用狠弯腰了。”因为新犁比旧犁的梢长。他的腰疾就是长时间犁地落的伤。 “翁姥,听说新犁是你们家女娘改的?” “别乱说话,得叫王匠师。” 周围亭民开始询问、夸赞。 这时王葛听到二弟的笑声,她踮脚寻找,看到了。王竹带着阿蓬往孩童多的地方去了,王葛想到一会儿要跟大父母商量事,就没喊他们。 很快,王翁、贾妪被恭维的嘴都笑酸了,出来人群,先不看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